金色年华
❤❤❤  祝海内外的知青兄弟姐妹们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让我们共同携手走在金色年代,让人生的第二春更加灿烂辉煌! ❤❤❤
查看: 15480|回复: 5

60岁不劝酒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0
发表于 2017-12-7 15: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宋金山 于 2021-6-26 21:25 编辑

发表于 2016-12-26 13:31:18

60岁不劝酒
2016年就要过去,有许多的迷恋和疑惑。暂且不表,单说最近的一件事,是一部惊险大片,奉献给金网的战友们。视为我个人的新年寄语吧。
2012年9月,我做了开天辟地的喉部手术。战友们的关切之情,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其中有我的学兄蔡某,在外地谋职,4年来一直不乏问候。前几天终于联系上了,他正在天津逗留,得以小聚,聊聊思念之苦。
这是一家新开业的酒店,名字很奇特,“原生态醉鹅”。是广东的老板在天津开的唯一的连锁店。广东是全国的讲吃的国度,花样翻新,层出不穷。铁锅里炖上7斤沉的肥硕的鹅肉,鹅珍,鹅心,鹅肝,鹅掌——配上许多的辅料和佐料,还有菜肴。聚餐的7个人敞开了胃口,大快朵颐。
这家酒店内的装饰很考究,简洁明快,氛围优雅。从一楼转到2楼,笔直的楼梯有21级台阶,有些陡,铺着大红地毯,有宾至如归的情调。我们坐在888的,铁锅里的鹅肉上,喷洒一层料酒,燃起飘忽不定的蓝色火苗,渺渺青烟飘散开来,颇有些飘飘欲仙的意境。
蔡兄是天津一中的老三届中的老高三,属猪,过几天就是70岁的年纪。他满腹经纶,才高八斗。我们同在查哈阳度过10几个春秋。称得上患难与共,情深谊长。不止是知音,更是知己。他见我恢复的气色不错,开心地多喝了几口。蔡兄一辈子是嗜酒大家,豪饮无数。喝酒不让分寸,不让丝毫。我们见惯了他喝酒的神采和状态,都没有觉察到有什么不适和异常。
我到一楼服务台结账,正逢酒店开张之禧,大优惠到五折。满桌的鹅肉和菜肴,仅付了245元,还赠给6个硕大的鹅蛋。真是来着了,再合适不过了。
谁料想,乐极生悲,祸从天降。
我和金水扶蔡兄去卫生间小手。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晃晃悠悠地蹭到楼梯口。执意非要我回去,只让金水一个人搀着。我刚一脱手,蔡兄腿一软,楼梯迈空,裹着金水径直滚了下去。陡直的21级台阶,就像是陡峭的山崖,轰隆地传来几声巨响。我眼睛直勾勾地看见俩个人躺在了谷底,没有了声息。我的脑袋里一片空白,僵直地挺在楼梯口,像目瞪口呆的醉鹅,呆若木鸡。
雅间里我老伴翟国庆,刘明原老俩口,还有作陪的蔡兄当年同窗戴院长,闻声冲了过来。已是下午两点半,酒店里的吃客们都已散去,只剩三五位服务员。等我们窜到楼下,才看到蔡兄脑袋上血流如注,血流满面。摔懵过去,人事不省。金水从他的身下挣脱出来,喊道,赶紧打120。我急忙撕了一把餐巾纸,紧紧地捂住他脑袋上的创口。他被阶梯上的铜质压条,犹如利刃般狠狠地深深地凶声恶煞地划破了,创面不知有多长,不知有多深,血流不止。戴院长急火火地去扶他,身上被染得血迹斑斑。酒店的员工飞速地跑到马路上,截获一辆出租车。等120救护车来不及了,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生命。老天爷啊,幸亏附近有一座空军464医院,成了此时救急的唯一也是最佳的最佳选择。
几位“奔七”的老年战友们,平时筋骨都懒散了。老几位也不知哪来的气力和神力,连呼带叫,气喘吁吁地互相招呼着。把还没有意识的蔡兄,连拖带抱,又顶又拽地装进了出租车狭小的空间。我挤在后排座的空隙间,跪着一只腿,挎着一只胳膊,迫迫地捂住他的伤口,一丝也不敢放松。刘明原老俩口和戴院长顾不得喘息半刻,又截了一辆出租车,紧追不舍,尾随而至。  到了部队医院的急救室,赶紧呼唤亲人解放军医护们。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出租车的司机40岁出头,凑到我跟前,大爷,刚才我是抢救伤者,什么也不说。现在我得和您说说,后座上溅了血迹,我还怎么拉座?我说,我们几个老头老婆,不知怎么感激你才好。120就是赶到了,也得大几百元。我先给你100元,行吗?司机忙不迭地接过去,说,大爷,够敞亮,我什么也不说了。您忙着,您忙着。
原以为到了急救室,给伤口缝上几针就行了。急救医生一脸正色地说,哪有那么简单,先得全面检查,都得ct和b超,还有心电图和照相,才能确诊,才不会误诊。伤者的半拉头皮都掀开了,露出了头骨。创面有20几厘米长,还磨叽啥?必须立即住院手术。再说,他还没有醒,不能轻易用麻药。如果他有血压高,糖尿病或是心脏病,更麻烦。
我只能仰天长叹,这下,真的摊上大事了。
多亏明原老伴带着银联卡,办理各种检查和入院手续,相当迅捷。几经碾转,等捱到住院部手术室,蔡兄终于醒了。有了意识和反应,四肢能动弹了。我们喜出望外,终于尝到了一丝庆幸和欣慰。  此刻,几个顽强的老战士忙碌了4个多小时,天色眼瞅着已经黑了。

故事就讲到这里,后面的麻烦事和揪心的事很多,不一一累述。蔡兄还躺在部队医院的病床上,等到7天后才能拆线。好在手术缝合很顺利,他的头皮上,也可以叫天灵盖上刻上了16对针的疤痕,犹如刀砍斧凿的印记。医药费已经接近万元,这种意外伤害不能指望医保报销。酒店老板一直没忘了探视,不时地送来大包的水果和奶制品,远远地超过245元,断了我找酒店交涉索赔或是碰瓷儿的念头。
这件事情过去几天了,我脑海不停地过电影,不由自主地演绎着形形色色的版本。假设着各种后果,归结到那句话上,不幸当中还是万幸。挥之不去,心有余悸。
对这次横祸,蔡兄懊恼而沮丧地说,没成想小河沟里翻了船,大意了,大意不得呦。
我当着老几位的面,宽慰道,这次事故应定性为交通事故。车祸天天有,见怪不怪。你这点创伤,与车祸比,不足为奇。我们要有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无论在哪种场合,都不能踩大油门,不能超速,不能盲目地进入快车道。要有自己的红线和底线,做到零事故,零容忍,才能对得起自己。
众人皆称是。惨痛的教训,不可忘记。蔡兄斩钉截铁地说,脑袋上这么特色的疤痕,就是标尺和标杆,后半辈子绝对地,绝对地不会有类似的次生灾害。
我们都在七十岁上下了,或多或少地都在涉猎养生和保健。我一直不以为然。对于各种疾病,防不胜防。对于各种意外,措手不及。对于各种变故,身不由己。谁也免不了遇到突发事件和意外事故。
老辈子人流传下来的话,“六十不劝酒,七十不留宿,八十不蹭饭”,是放之四海皆可用的至理名言。不但不贪酒,还要不置气儿,不较真儿。难能可贵的是,要有平和的心态与平实的生活态度。
平平和和,平平实实,平平安安;安安稳稳,才是我辈人最大的福分。
             2016,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19: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宋金山 于 2021-6-26 19:06 编辑

也聊酒趣

  喝酒是男人一生的陪伴,是一辈子的顽症。缺之不可,弃之可惜;但过之又是恶习。喝酒的芸芸众生中,可分酒客、酒徒、酒鬼、酒漏、酒丐、酒杰、酒豪、酒神、酒仙、酒圣等等档次。能达到酒仙和酒圣的境地的人不多,但生活中也不乏其人。品之,尝之,闻之,饮之,醉之。陶醉之中,神情飘逸,心思浩荡,自然是一大乐事。如李白醉酒诗百篇,竹林七贤对酒赛神仙,都是被人称慕不已的。可惜,后人再也达不到这种境地了;大多是酒徒和酒客而已。  以往是借酒消愁,对酒吟诗。现在多是借酒撒欢,对酒当歌。时代不同了,所思所虑也不一样了,心情和心境不可同日而语。无酒不成席,聚会自是另一番情景。独饮时,大多是焦虑和烦躁,即或是无聊而已。举杯邀明月,自饮成三人。这番情境和情趣,很难体会了;只能是小酌自吟罢了。贪一小杯,有时也能尽兴。毕竟还能回到原生态,朦胧之际,不作他想,只作快活状。当然,三五知己聚齐,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了。不过,切记[六十岁不劝酒]的铁律,年龄不饶人.   
皇城龙狼有一段喝酒的描述,是他和大杆儿,下雨不愁喝酒的盛况:   
大竿儿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喝趴下过.我从来没在大竿儿面前喝醉过.我和大竿儿从来没有见过下雨不愁喝多了的。我和大竿儿喝啤酒,绝对不是下雨不愁的个儿,大竿儿可以连续作战到午夜。酒后驾车人人干过。我和大竿儿可以“三中全会”(红白啤)的喝。我和下雨不愁喝啤酒是1:3的比例。大竿儿和我喝白酒是2:1.2的比例;大竿儿喝白酒,下雨不愁喝啤酒是1:1.5的比例。酒后唱老歌儿是我们的共同爱好。喝红酒是大家的所爱。喝酒回忆往事,往往是大竿儿更胜一筹。酒后写字抒情是我的喜好。我们可以在雨中喝酒,畅叙一个整天或者一个整晚。以前喝酒随便就住在谁家了,现在喝酒一定会回自己的家。以前喝酒不请假,现在喝酒要撒谎请假。如果放在面前的有2瓶茅台,半箱啤酒,2瓶红酒的话,我们哥儿三喝完绝对不会醉的吐酒。哈哈!
    正是:
    酒缘挚友伴一生,
    嬉怒笑骂陪半程;
    说科打诨携手足,
    半醉半醒品人生。


  羡慕哥儿三位的情分,历经几十年,仍是快活状。难能可贵,太难得了。

2011,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21: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宋金山 于 2021-6-26 21:19 编辑

二十年后再相会

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正当而立之年。音乐界奇才施光南老师有一首歌,“假如你要认识我,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音乐界前辈谷建芬老师紧接着一首,“二十年后再相会”。曲调欢畅,歌词飞扬,沁入人心,响彻在大街小巷。这样的意境,这样的际遇,在今年春节前后,让我遇上了。
90年代,我下海创办正源广告公司。开始时与天津供电公司合作,派来了张泰信参与管理和经营。建设南京路的广告城,东站前广场的广告林,曲阜道的广告角,南市食品街的广告廊,都离不开电源。泰信在电力系统的人脉丰厚。四下求援,很快地一一落实到位。可以说,泰信是正源广告公司的开国元勋。他在正源的日子里,凭借他和各区大中型企业的平素的关系,承接了许多广告客户。我把他介绍给房地产界的,几位过硬的过得着的老板朋友,泰信也为他们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建设四个广告阵地的过程中,结识了承包商李兴国。他带领的精干队伍,高质量高密度高精准地打了几个漂亮仗。为我的公司崭露头角,登上天津户外广告界的舞台,奠定了牢固的硬件设施和平台。在东站施工时,兴国身先士卒,亲自装卸50根有13米高的钢管旗杆,不慎砸断了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不得已做了两个手指头的截指手术,留下终身的残迹;也在我的心里,留下抹不掉的印记。我们的合作,亲密无间;我们的情分,是血和汗浇铸的。后来,泰信调回供电公司,另有任用。兴国被安排在建筑行业的监理公司,承担工程建筑的监督责任。各有一摊儿,各忙各的,竟然无暇联系,一晃二十年未见。 春节前,泰信手机告知我,兴国联系上了,三个人吃顿饭,可否?我顿了一声,缓过神儿来,急忙应承下来。
2018年3月8日,成都道台湾菜馆。当年曾经一起忙忙碌碌的老三位,在70岁的档口,风尘仆仆地又见面了。久别了二十年的风尘,二十年的春夏秋冬,二十年的霜月寒暑。久别遇故知,“正是三月好时光,扬花时节又逢君”。
音容笑貌依旧,谈笑风生依旧。甚至容颜都不显老,都不像“七十古来稀”的年纪,都还是当年的笑模样。泰信依然脸色红润,兴国依然嗓音透亮。唯独我因嗓子做了手术,显得憋促些。但我的言谈话语并不落伍,该问的都问到了,该提的话题都有了。我自恃记性好,写了许多的旧时记忆。没想到,他俩的记忆力都在我之上。泰信笑呵呵地,兴国底气十足地,勾起了当年许多尘封往事。我不停地恍然大悟,不住地拍额称是。陈年旧事,浮出水面,浮现在眼前。 我一时兴起,抿酒猛了点,比他俩提前告辞。一道上哼着小曲,二十年前,“假如你要认识我,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         意犹未尽,4月13日,兴国又招呼三家带老伴,在大沽路荣华府聚齐。特意请来当年百货大楼公司常务副总苏斌奇,当年一同在内蒙大杨树农场落户的发小哥们,一同回忆峥嵘岁月稠,一同畅议“还看今朝”。苏总按副局级退休,当年是企业的顶层设计者,如今对国家的顶层设计,仍然见解不俗,谈吐不凡。大杨树的发小哥们,自报家门是我微信群里的粉丝,时不时地恭维几句。兴国特意带来“五粮液”,泰信带来“雍阳贡酒”。我汲取上次过失,喝酒有了节奏和火候。窗外春雨熙熙,酒桌上话题稠密。充溢了满满的欢声笑语,爽情豪意。
“二十年再相会”,是首经典的老歌。三人再相聚,同样是没有褪色的老底版,一并搁进了心窝里。
           2018,4,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21: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宋金山 于 2021-6-26 21:23 编辑

“拼桌”的启示

按惯例,90年代的铁搭档泰信和兴国,又该一聚了。我发微信,“下周三如何?”
兴国回复,不巧,周三与大杨树的战友聚会,再找时间?紧跟着又商量,要不,并在一起?反正都是我做东。
我犹豫,素不相识,互不搭界,怕是几分尴尬。
兴国爽朗应道,都是老三届,都在黑龙江呆了10年,都有嗑唠。泰信呼应道,那天我尽快办完事,尽早赶到。
兴国安排在长江道“百饺园”,二楼雅间。桌面能坐16位,豪华气派。 结果大杨树的战友,仅来了五六位。又呼来兴国的亲家——爷爷送孩子上学校,中午正有空闲。几路人马,勉强凑够10人,包间里才显得热闹起来。
兴国老两口得以从容地点菜,招牌菜布满一桌子。精品菜肴疏密得当,像个请客的场景。 席间,东拉西扯,闲言碎语。喝几口酒,聊一会天,互相都熟识起来。于是,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天文地理,鸡毛蒜皮。
世界太小,彼此之间寻根问底,都找到某个能坐到一起的缘由和缘故。哈哈,“缘分”,“相见恨晚”,“恕我眼拙”,“可碰到知音了”,“改日我做东”,“务必赏光”,等等。场面热烈,气氛融洽。 兴国本来为难,人没有如约到齐,点菜是一大难题。少了,寒酸。多了,浪费。这不得已“拼了一桌”,恰到好处,一举数得。互相之间又多几个熟识,又添几分见识。
我呢,推杯换盏之际,谈笑风生之间,留心许多谈吐。比如,小时候家住在小白楼街,周边的地理典故。劝业场周边那些老字号,民间的历史沿革。津城故里,风俗人情。特别是,在座的每一位,都有类似,而又不尽相同的故事。有得意,有哀怨,有感触。

2018年12月份,年末岁尾,需要聚会几拨的朋友。
10人左右的圈子不好凑齐。有事,有病,照顾“红眼白眼”,伺候老爹老娘,还有外出旅游的——,一盘散沙,时间很难确认。这是这一代人晚年生活的的常态,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人数规模大一些,采用aa制的,不用走脑子。人数少的,俩仨人,三五好友,基本是“轮流做东”的,费思量。饭店档次要居中,地点远近要恰当。菜肴有特色,菜量还充裕,价格能接受。我相中的据点,有“小城大厨”,“屯老二鱼馆”,“福慧轩”,“好德饭馆”,还有“羊老赞”涮羊肉。 我试着安排了三次“拼桌”小聚,节约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节省了许多银两。成果显著,成效斐然。
经济实惠是一方面,关键是时间成本。以往,没有共同阅历的,甚至缺乏共同情趣的朋友,很少安排在一桌上。这次受到启发,试着“拼图”。形色各异,也能拼凑出像样的图案。经历不同,亦会找到共同的话题。有酒菜偎依,两盅下肚,三巡过后,都是近距离,甚至是零距离的左邻右舍了。
“拼桌”请客是一门学问。有把握能力,请的几拨人,绝对不能发生芥蒂和偏见。更要有把控能力,心中有数。每一拨人的诉求,都得照顾到,不能冷落其中一二。每一个中心话题,要调动每个人的谈资和谈兴。爱高谈阔论的,适当拦一下。欲言又止的,点拨一下。沉吟不语的,适当激活他或她。允许交头接耳,说说体己话和悄悄话。但始终要把控整体氛围和节奏,调剂整体情绪。使每位参与者,都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点菜更是一门学问。北方人认“硬可”菜,必须有东坡肘子和熏排骨一类挡呛的。配上饭店的招牌菜或看家菜。荤素适宜,咸淡辣口适当,汤菜适时端到。我一般不点鱼类,都是冰冻或是调换的,价格往往最贵。现在人们都不奔吃的,几口下肚已经半饱,残汤剩饭都打包了。
  最为关键的是酒量的控制。“60岁不劝酒”,是铁律。“酒逢知己千杯少”,又不能硬拦着。这个分寸,很难把控。“拼桌”千万不能演变成“拼酒”,责任非同小可。
有一度各地兴过“拼车热”,图的是节省社会资源成本。我撰写的“拼桌”请客,讲的是亲朋好友聚会——节约精力和时间成本。不妨一试,当然,也不可乱试。量力而行,酌情而为。

由此,我又想到群里的跟帖。
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我只保留了三个大群,两个小群,两个亲情群。再有60余位朋友圈里的个人微信。天天都照看到,也是不菲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往往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为此,我运用“拼帖”。大群里调剂余缺,“批发”转帖。小群里有选有删,筛选重点。凡是需要收藏或保留的,包括5分钟以内的视频,一律转朋友圈入库。不占容量,还可永久保存,随时调阅。为了整齐划一,关闭了所有的“不看他(她)的朋友圈”。
别人天天给我点赞,我失敬地没给别人点赞。为此,丢失朋友的许多好帖。为了节约平面空间,不得已而采取权宜之策。待到换了高档的大容量的智能手机,再调整,从头再来。借此机会,凡是看到我此帖的朋友,顺便致以歉意。也谢谢你们给我不间断地点赞,敬礼。

     2019,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0
发表于 2021-6-26 21: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宋金山 于 2021-6-26 22:36 编辑

       喜欢看你写的文章,一篇篇短文记叙了生活中的经历、体会、感悟,使人受益。你充分发挥了天津人的特长,文字中风趣幽默,妙语连珠,使人难忘。

139.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22: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关注。还在继续整理,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