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宋金山 于 2021-12-31 12:19 编辑
空中传情 ——与知青战友的对话和回帖集 黄晓天 按:黄晓天在【50团论坛】网上,整理了与近十位战友往来的通信录。以【空中传情 ——与知青战友的对话和回帖集】的形式,全文发表。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宽,文字量很多。其中与我的文字来往,正是第一本文集征稿期间。那时结下了诚挚的友情。后来我的精力转移到金网上,与晓天失去了文字往来。从她精心整理的原生态的帖子中,充分反映了那时的热闹情形。虽然有些琐碎,但原汁原味,有滋有味。原腔原调,字正腔圆。权且看作一段记忆。 与宋金山的交流
《副连长的尴尬与磨练》 黄晓天:我在长篇小说【雨悸】中着力设置吕耕副连长这个人物,读了你的尴尬和磨练,找到了似曾相似的感觉。说明这个人物还是有生活基础的。为此,我谢谢你。 宋金山 2010、12、29 -宋金山,你好! 你的小说虽然我没拜读过,但在这里我恭喜你的作品发表,能给你作品中的人物一点帮助和提供一点生活原型,是我的荣幸。我很崇拜作家,他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给时代留下记忆,给人们送去启迪。 祝你不断有新作发表,为知青增添光彩。 黄晓天 12、29
《查哈阳情思》读后 查哈阳是我们五十团知青共同的第二故乡,我们都对那片黑土地情深意长,你们的回访和捐赠,让人感动。我在1990年也曾回连队采访过半天,且来去匆匆,但是可以在中央台和省台播出查哈阳的专题片,让我感到还算欣慰。
你文中对查哈阳的情真意切、对指导员的感激之情,都很细腻,也是我们知青共同的心声。
团长关晨平和谭祝捷都是我们15连的,我在连队只有两年,不知他们还是否记得我,离开连队后一直没有和他们联系过,请带我向他们问好。
看到你在网上十分活跃,特别天津地区,几乎都是你的文章和回帖,感到你真是个热心人,为知青服务的积极分子,感谢你的努力和付出,我们才能在网上和大家沟通信息,重叙友谊。一般作家都是内向的,你却如此活跃,很难得。
谢谢你给我的留言,祝你健康、快乐!
2011、1、13 -我是04年自费出版【金山文集】,才申请并被批准加入天津作家协会。好在08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雨悸】,又在【天津文学】期刊上发表过两篇中篇小说,自我感觉是个作家了。实际上我没有上过任何形式的中文系(此生最大的遗憾),没有经过任何阶段的专业训练,既不是科班,又不是职业;只能说是个草根或山寨写手。因此,熟人都视我为‘盲流’作家。但,我也满足了。 我生性爱“惹惹”(天津话),天性好热闹。一辈子稀里哗啦地过来了。落个心态好,性情好,因此,身体好。但,也惹来许多的非议,生出许多诟病。有的人严谨一辈子,有的人勤奋一辈子,有的人修炼一辈子。这样的人应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尊敬。我却以为,人,应该快活一辈子。前提是必须尽到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尔后,也不能亏了自己。难得活一回,就要不白活一回。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同,因此,一个人一个活法,一家一个过法。尤其到了中晚年,更需要自得其乐,自娱自乐。上海开会回来,天津战友参与文集的事,还未开会,还未分工,因此,你看到我一个人在忙乎。既是性格使然,也是形势所迫。看到上海和黑龙江的进度迅猛,我先填填空,别拉的太远。这个局面早晚会改观的。 我会给关晨平、谭祝节等人带好的。欢迎有机会来天津。 1、13 - 宋金山:你好!
很高兴认识你这样既快乐又文学的人,我老欣赏作家了,无论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当今网络最火的年轻作家韩寒就是草根作家,但他和你不同的是,他鄙视读大学,高调赞成自学成才,这里有他的偏激,也有他的自信。历史上不是专业的的着名作家比比皆是,最具代表性的高尔基的观点是:时代要求文学应象“警钟”一样唤醒和推动人们去追求光明和理想。我敬慕作家,是因为他们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多少次阅读中,令我的心灵净化、感动和升华,多少次是他们解读了我的郁闷、矛盾和困惑。感谢作家把光明和理想送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我就是你所说的想严谨一辈子,勤奋一辈子,修炼一辈子的那种人,结果正如你的分析,并不快乐。这个过程中虽然也有成长、成果和收获,但是伴随着的苦闷、矛盾和波折也不少。身边不少的人都认为我生活在云里雾里,而没在人间。好在我50岁以后开始释怀,开始顿悟,现在不追求理想和完美的我反而轻松了、快乐了,简单了、踏实了。大概和你相反吧,你是越老越有追求,越充实,那是写作和网络带给你的,这种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而我的只是放弃后的一种自我解脱。 1、14 - 谢谢你,会这麽坦诚,会赞成我的观点。
天津版块已发表的13篇文章(进度30%强),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你能否以专业的角度和眼光,做一下点评。活跃一下,互动一下,甚至激活一下。帮我一个忙,拜托了,自然有情后补。
没问题,我会给你帮忙的。也希望你能抽空到我们15连的小屋,看一下我的:穿越记忆河的连载,这是记录我一个女电视摄影记者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故事。等待你这个文学人给予的意见和指点。
一言为定。
不过,我刚刚浏览你的目录,被吓了一跳。原来你和敬一丹是同窗,是一拨的。而且你采访过国家领导人和许多的明星大腕儿。你的家庭也非同一般。真让我有望尘莫及之感,同时也为50团有你这样优秀的战友而庆幸,而荣幸。
1、15 - 穿越记忆河 (长篇连载)读后 这本书刚展示两个章节,就展示了一个职业记者的才华,还有对父母那份深沉的感情,细腻的感动,睿智的感悟。期待后面的章节。
与老戴的对话交流,酷似【高端访谈】,俩个人真是投入了。行云流水,缠缠绵绵。知音难寻,知己难得。建议在老戴任版主的【阅读欣赏】中,设立【黄晓天文集】子版块。以方便更多的战友浏览与欣赏。 2011、1、16 - 《晓天文集》读后 黄晓天,来到这里,值得祝贺。我们是邻居了,远亲不如近邻,彼此有个照应。但,你要有个思想准备,从连队小屋搬到这里,就像从大院搬到高层大厦,邻居少了,串门光顾的人自然就少了。不会那么热闹。好处是文章都摆在明处,不会背顶下去,随时都可以浏览。
所以,15连小屋可以继续发点片段,两者兼顾最好。 2011、1、17
金山,和你做邻居是件幸事,你可要多关照呀。谢谢你的提醒,我会还在15连小屋继续节选文章的。
还有我看到你们天津地区现在已经很活跃了,甚至超过了我们黑龙江,我的任务也算完成了。
我来这里感觉很好,很幽静、很高雅,最主要的像你说的,可以随时打开,永久保留,这太难得了。我很珍惜,也谢谢你的建议和给我的机会。
有空我会去拜读你的大作,学习作家的思维和文笔。
1、18 黄晓天,你真行。连篇累牍,连续作战。有诗有文,有图有景,有事有人。令人目不暇接,顾此失彼。只好等你全载后,再发表读后感了。 2011、1、28 - 邻居:就你光顾我的文集了,真难得,谢谢了。 还是希望随时抽空给点评议,,看到哪一小段有感而发一下,也对我有点激励呀。小诗就是顺口溜,哪敢和你的诗词比,惭愧。 也祝你春节愉快!再发新作! 1、29 《金山词稿》读后 为何写词作的序,说的太好了,就是我内心的感受与感慨,就是我写穿越记忆河的心灵写照,比我自己的序更深刻、更到位,更能体现自我意识。
至于词作,略看一二,也很有味,我喜欢这种老词牌,不用古词写的形式,起码还比较容易懂,比较现代。有空一定仔细拜读,好好学习。
看到你们天津地区聚会搞得很成功、很热闹,你的功劳不小呀。现在稿件也上来了,恭喜你了,没白忙活。
祝春节快乐! 2011、1、30
金山,谢谢你的介绍和忠告,我今天就上班了,尽快的拔出来,过正常的生活。
父亲去世的这一周,我们全家都处在极其的悲痛之中,从前,我几乎没见过妈妈和哥哥弟妹们掉过眼泪,这一周,我们天天都在流泪,都在怀念父亲,甚至是止不住地痛哭,文章也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睡不着觉、留着热泪写成的,看每一篇、每读一遍大家都会流泪痛哭。
今年是父母结婚六十周年的纪念日,本来儿女们还计划着隆重庆贺,结果父亲走了,留给了我们永远的遗憾。
我们家(从哥哥出生算起)六十年来都没办过丧事,(爷爷、姥姥一辈们的走,都是在老家亲戚们张罗的)没有过如此大的悲痛,所以全家一下子还不适应。或许爸爸的权威和威严,爸爸的爱和付出都让我们习惯依赖了,所以一下子感觉天都塌了,好像没了主心骨。
妈妈也八十多岁了,如今身体也欠佳,现在我们说的最多的话题就是照顾好他老人家,照顾好下一代。
我们会节哀的,谢谢你和知青战友们的祝福、关心和问候,我们全家都把这里当成追思父亲、悼念父亲的园地了,谢谢五十团的风水宝地、给了我们这么宝贵的空间,让在北京、在英国留学的儿女们及全国各地的亲人朋友们都能及时看到我们追思父亲的文章,可以同悲同念同思同忆。
我们家族过去从来不习惯说爱,也很少直接表达情感,总觉得说得多不如做得好,父亲生前都没有听到我们说的一片痴情的话语,让我们遗憾终生。如今大家不自主的都想一下子宣泄出来,让父亲的灵魂知道,也算是一点点的弥补。我们也都相信父亲在天上看着我们那,他老人家一定能收到我们的信息。
不好意思,把我们家的悲哀情绪带给了大家,实在感觉歉意。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感谢父亲让全家相对安静平和地过完了春节,不然,不仅我们无法面对新春佳节,就连思念追忆的文章都不知在哪里展现。
父亲的丧事每一步都十分顺利,就像父亲都有预感一样,我们知道是他老人家在保佑着全家。
祝老父亲在天堂安息吧!
3、3 - 父爱沉沉似大山,母爱绵绵如海洋。父爱,母爱,永远不能忘怀。 张砚山的【父亲的两盒烟】与王忠平的【父爱如山】,在同一时间发表,肯定是巧合。其中的内在联系是,关于父亲这个题材,是每个人都不能回避的。当年的父亲们似乎都是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很少絮叨和说教。可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所致。但父亲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所采取的措施和决策,都会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对我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无论为官者,还是普通老百姓,他们都是有份量的人。父亲的两盒烟记住了;父亲劝自己归队,也记住了;还有多少关于父亲的事情一生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啊。 崔京浩和刘和刚的【父亲】,经典绝伦。那个时代的中国的父亲们,绝无仅有。 2011、3、19 - 刘明原老师,拜读你的文章,和程继的一样,大气、宏伟、深刻、不俗、睿智、精炼,绝对在知青中堪称高手和大师级水准,令我崇拜的五体投地。你们真是知青的佼佼者,共和国同龄人的骄傲。在你的文章中,看到了知识的厚重和沉淀、知识的广阔和价值,知青战友间的纯洁可贵的友谊、知青经历的沉重和意义,知青一代对历史回顾的深刻和理性的反思。——黄晓天
黄晓天:谢谢你对明原学兄的评价。他最近因为忙于孩子的婚事,无暇上网,我代为谢谢。明原是我的学兄,也是我的终身之师。我每次出书,首先请他,还有他的爱人崔大姐过目,甚而作序,受益匪浅。真乃良师益友也。正如你所说,明原的文章,大气、宏伟、深刻、不俗、睿智、精练。他的国学知识功底深厚,尤其擅长写赋,这种题材和格式,如今没有几人能够染指,明原却挥洒自如,炉火纯青。你把你的邮寄地址发给我,我把明原的一些文字寄给你。你们毕竟都是15连的,都学有所成,可以成为文友的。将来有机会,你设法近距离地采访明原,来个访谈录,岂不是乐事哉。 2011、3、18- 金山大哥, 谢谢你的及时回帖,说明情况。
你和刘老师的交往与情感,他在文中写得很多:“烟熏不败,酒浸不腐,色染不怯,财富不独, 心平气畅,动健筋骨,常循此道,延寿载福。”很形象、很精彩的描绘出你的特点。你还是他的月下老,婚姻牵线人、他还对你赞赏有加:“其实金山生命中还有许多非同寻常,他做生意非同寻常早为人识,他知青情谊非同寻常众口相传,他写小说非同寻常有书可鉴,他填词作赋非同寻常却知者有限,而我却知之甚笃,有为其所作词选序为证”从文中看出你们的交情极深,而且我细数了一下,他记述你的段落最长,可见他对你的情深意长。再有你口口声称他为老师,你的谦卑也让我欣赏。
大哥,我对你们天津知青的评价还可以吧,够准确吧。
地址已经发在你邮箱里了,。 3、18 -
晓天:今天,15连的战友在天津大聚会,大团圆,大碰撞。有不远万里的程继,不远千里的小唐夫妇等上海战友,不远500里的关晨平,不远300里的张连和,不远200里的谭祝节和王肖山,还有崔长春夫妇,不远100里的天津战友,我代表50团党委和5连党支部亲临祝贺。 我讲了一层意思,当年,你们辛苦了。 2011、3、19
金山大哥,得知今天15连的一些战友都去天津聚会了,本来程继也邀请我前去相聚,因为家里老人无人照顾,这一次难得的相见让我给失去了。
你用了大聚会,大团圆,大碰撞三个词,真的很令人振奋,相信你们聊的一定很开心,天南地北的相聚一次很不容易,知青战友情把你们连在一起,好好享受那幸福的时光吧。我在刘老师那里和程继的文中看到你们这些知己朋友的真挚友情,令我非常感动,非常羡慕。祝福你们永远是朋友,永远那么深刻、那么海阔天空、那么厚重、那么真情。
3、19 - 《天津知青联谊会召开《文集》组稿工作中期推动会》读后 这一段的确看到金山大哥的活跃,感受到他的努力、真情和付出。想做一件事情,总会有波折、有困难、有低潮,同时也会伴随着激情、友情、高潮和成功后的喜悦,在金山大哥的回帖中感受到这一切。 我这个人原本很低调,从不主动参与别人的事。来到50团网页也本着自我抒发的原则,并不想打扰别人,也没打算主动给谁回帖,只想学习和欣赏。是金山大哥的鼓动,给我任务,让我给天津的文章点评、鼓劲、活跃气氛,而我的文章他也必看必回帖。我理解他的不易,他在调动一切积极的可以利用的因素、为了天津的荣誉、为了文集、为了50团知青的这个大家庭,所以让我感动,让我改变了自己的原则,尊命从事了。这就是我为什么频频关顾这里,并积极参与的原因。之后,我看到天津文章的不断发表,日趋活跃,远比黑龙江的丰富了,所以提出完成任务,解除合同。可他老兄不依不饶,仍旧说:别介,继续履约呀。在他的执着和认真下,我只有默默执行的份了。这都是我和金山大哥两人的私语,呵呵,今天公布,足见他对天津板块的真诚、热情和勤力。当然在阅读你们文章的同时,我也看到天津知青的文采、思想的厚重和情感的真挚,受益匪浅,因此,所有跟帖都是真情的流露、有感而发。天津知青团队有实力、有干劲、有水平、有贡献,加油,欣赏你们。 2011、5、10-
呵呵,黄晓天的赞许犹如清凉剂,清醒,爽快。本来我也要突出地感谢你的,在困难的时候,你伸出援手,无私相助,天津战友不会忘记的。我们始终把你视为国际友人,喔,别介意,因为你具备了国际主义精神。你从网上不远千里,来到天津,投入了许多精彩的帖子,还有深切的关注。天津的重要文章,你都不惜笔墨地给予评价和肯定,让我们感受到不同地域的国际力量。地球是个世界村,在这里,彼此就是左邻右舍。远亲不如近邻,网上就是一家人。 另一方面,我们又把你当做文化大使。你突如其来地闯进50团小屋,初始懵懂,不识泰山真面目。定睛一看,喔,职业的学有所成的功成名就的文化学者。鸿篇巨制,著作等身,新闻界里的名人。渐渐地想起你当15连副连长的身影,看到你吐露当年的尴尬,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因此,才有了网上许多的交往和沟通。
谢谢你,文化大使和国际友人。 5、11- - 天津这个团队,颇像你和郇江的乒乓球队。一号主力队员邹志平,直拍快攻型。左突右攻,全攻全守。攻势凌厉,斗志昂扬,具备了一往无前的气势。二号主力高美娟,则是横拍防守型。左削一下,右挡一下,技术全面,万无一失,有冠军相。三号主力邬峰强应该是发球抢攻型,基本功扎实,临危不乱。这个阵容长短结合,优势互补,排兵布阵,从容不迫。我呢,是怪球手,玩弧圈,玩侧旋,玩长短球。飘飘的,怪怪的,转转的。由于观众欣赏角度和审美视觉不一样,他们三位经常获得阵阵掌声;而我呢,除了叫好声之外,也有失手之时。当然,我们是一个整体,缺谁也不行。观众要的是我们的整体水平。 人之相识于缘,人之相知于品,人之相敬于德,人之相交于情,人之相处于心。 5、11 - 金山大哥,我们俩一唱一和,有点相互吹捧的嫌疑,呵呵,你端起小酒蹦出的这些心曲絮语,好真情,好让人感动、同时还禁不住笑出声来,而且是从头笑到尾,太幽默、太调侃了,我特别喜欢这种风格,就像你说的怪球手一样,它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和欢笑,得到的绝不是嘘声和倒彩声,一定是真诚的赞扬声。你的“文化大使和国际友人”的调侃,不但是对我的最佳褒赏,也开拓了议论的视野,提高了一个档次。虽然玩笑而已,还是让我心里美滋滋的,不过真是不敢当,也担当不起。你对我赞扬的溢美之词更是有过之,说得让人心跳。金山大哥才是一个才子,全才,好佩服你的文学功底,不但诗词、小说文化的全能,还是经商、领导、版主、唱歌、组织的全能,敬仰,敬仰!还有,你的观点没错:“地球是个世界村,在这里,彼此就是左邻右舍。远亲不如近邻,网上就是一家人。”这个比喻太巧妙、太贴切、太亲情了。我会一如既往的做好你所说的“文化大使和国际友人”,向天津战友不断学习和取经,我欣赏这片天地,愿意成为你们其中的一员,而且以此为荣。
你把天津团队和乒乓球团队作比较的那段真有才,用词准确,寓意贴切,看来你对乒乓蛮专业的呀,会打吗?水平如何?这一段精彩的比喻让我这个准专业的乒乓球手都叹服。高就高在你最后的升华:“网上需要互动和互助。各连小屋嘘寒问暖,情趣盎然。文集征稿是大课堂,共聚一室,更需要这样的氛围”的确,我们大家都在为这个目标努力,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使者,都是一个快乐的音符,加在一起就会奏出一曲和谐美妙的交响曲。
欣赏金山大哥的总结:“人之相识于缘,人之相知于品,人之相敬于德,人之相交于情,人之相处于心。”再次谢谢二位的回帖,认识你们能和你们交流是我晚年的一件幸事,让我不断得到精神的享受,感谢上帝,感谢网络、感谢五十团给了我们这个跨越地域和时空、跨越国际和人文、跨越年龄和性别的现代化平台。 5、12
【黄河梦和千骏图】是明原近期的代表作。是他为名人写序的呕心历血之作,是他的巅峰之作,是他的登峰造极之作。艺术含量极高,人文精神极深。黄晓天在第一时间里,又是凌晨,作了精心的详尽的职业性的深刻解读,也是点评中的一大精品;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2011、5、7 - 随笔《2011母亲节有感》读后 看完这个故事,我很感动,回帖这样写道:母亲就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永远也读不懂的书。母爱的伟大怎么形容也不过分,她不仅是我们心中的佛,更是我们一生的保护神,一生的享不尽的幸福源泉。 写的完美,写的温馨,写的深远。 2011、5、19 - 《国庆节献词》读后 知青难忘、相聚友情、诗歌一曲,献给战友,
历史难忘、真挚友情、心声一曲,献给祖国,
战友难忘、金山真情、宣泄一曲、大家见证。 2011、9、29- - 【不虚此行】写的有情有义、真情实意、有景有描述、有感悟有意境,非常欣赏。让大家了解了会议的概况、旅途的趣闻以及你的所思所想,都很有意义和价值。 感受到金山大哥所到之处都会笑声不断、幽默中透露着深刻和智慧。也让我们了解了50团网络上的名人们的性格和你朋友们的特点及友谊。 2011、9、30 - 《才艺情之震撼》读后 黄晓天在《阅读欣赏》栏目中发表如此重磅文章,十分感谢。且正和栏目题中之义,是认真地阅读,切实地欣赏了。酣畅淋漓,淋漓尽致。如此洋洋洒洒,气势磅礴,又涓涓流水似地委婉如诉的读后感,多年来真是不多见。正如福明所言,开了50团网上的先河。值得敬佩,应该发扬广大。
还值得敬佩的是明原兄和大姐的回帖,认真、坦诚、率真。大姐的见解,透彻、深刻、严谨。读后绕梁三日,回味无穷。真乃大彻大悟之语,返璞归真之言。令吾辈受益匪浅。
此乃高端访谈,高端对话,高端互访。也是我们50团的一段佳话,一曲篇章。 2011、10、5 - 金山大哥,首先送给你迟到的恭喜:做《阅读欣赏》的版主,真是实至名归。在下借贵方一亩三分的宝地,实属荣幸和感恩,还请您多多关照。自从到了50团网站,你给了我诸多的关注、信任、鼓励和提携,本人永远记取和感谢。你和刘老师之间的情感与友谊也深深的让我感动。
这次你又不惜高调的赞扬、捧场,我知道更多的是看在刘老师的份上,你们天津知青间的友谊已经突破了知青情结,是人生更深层次交往和精神上的享受,还有那种把酒言欢的美妙和感受,我是绝对体会不到的,羡慕羡慕。 201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