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年华
❤❤❤  祝海内外的知青兄弟姐妹们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让我们共同携手走在金色年代,让人生的第二春更加灿烂辉煌! ❤❤❤
查看: 14593|回复: 5

乳山之聚(5则)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0
发表于 2018-1-10 14: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宋金山 于 2021-6-24 21:55 编辑


乳山之聚

这次一连战友在乳山聚会,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然而,却也是一波三折。天津的贾耀敏俩口子和冯学俭,提前一天到达,迎接北京战友,出发时坐旅游大巴。足足等了半天,晚上才到达。不顾奔波劳顿,立即投入到准备操作中。转天,我们一起眼巴巴地等着北京战友一行。
没成想,邹小菲、王珏、苏文成、李卓等一行,提前预定的大巴车落空了。此时,已近晚上7点了。如果再拖延一天,就耽误整个活动安排。小菲怒斥旅行社失信一顿后,当即决定亲自驾车连夜奔赴乳山。要知道,小菲刚做过颈椎大手术,他爱人坚决不让他驾车。四个人谎说去天津,苏文成开车。这才瞒过夫人,把车算是搞到手了。给我打急电,询问路线。我顿时懵了,这条路线白天走,还能说明白,夜间可就难了。八百公里之遥,错过一个路标,那就会南辕北辙。他们手里没有山东省交通地图,导航仪又失灵,夜间行车会加度疲劳,这可如何是好?翟国庆和贾耀敏提出终止行动,再找机会。小菲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能失约。真有股子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劲头。于是,通话中,我让王珏用笔详细地记录沿程的要点和节点。叮嘱四个人都要瞪大眼睛盯着路标,千万不要错过任何一个标示。

这一夜,成了不眠之夜。直到凌晨4点,小菲告知我快到即墨市了。结果还是错过一个路口,奔青岛去了。小菲见多识广,又调整了方向,直奔乳山来了。我和国庆、贾耀敏、冯学俭,急忙驱车奔高速出口迎接。在晨曦中,我们终于会师了。夸张地说,有点长征后在延安会师的感觉。
两天来,我们游览了银滩的大拇指广场。这是乳山的地标,铜质的巨型的逼真的高高翘起的大拇指,是顶好和真棒的意思。恰好是这次会师的最好的诠释和注脚。我们光临了乳山市独有的仙人桥,千年的海潮,硬是把坚硬的岩石冲刷出一座拱形的桥梁。令人不可思议,叹为观止。大家迎着强硬而又潮湿的海风,展臂欢呼。背衬着汹涌的海浪,高歌一曲。我们还拜谒了霄龙寺和碧霞寺,静霭肃穆中,心性得到了洗礼。还参观了银滩的正在兴建的各等景点,目不暇接,令人神往。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平实的泛着银光的海滩上,我们逐浪戏水,欢歌笑语。这里的海滩不咯脚,游进海里200米,海水才没到胸口。随浪跳跃,随波逐流,尽享大海的神秘和风采。兴致所至,索性踢起了沙滩足球。北京33中是个足球名校,小菲、文成、李卓还有当年的老底子。我和张继民、冯学俭、宋金水败下阵来,落个8比3。好歹在后来的室内的乒乓球较量中,张继民和冯学俭不减当年勇,横扫对手如卷席,找回了天津的颜面。当然,真正地胜负是在麻将桌上,日夜鏖战急。先是北京打法,小菲和李卓略胜一筹。后是天津打法,苏文成意外地大获全胜。冯学俭还算是有所斩获;唯有我,落荒而逃。但我以东道主聊以自慰,也就是了。
贾耀敏仍是这次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王珏是最重要的活跃力量。她们原打算给我和翟国庆就地举办一场模拟的搞笑的婚礼仪式,婚纱、音响、道具,一应俱全。却因王珏偶有不适,泡汤了。是这次活动的一大遗憾。
张继民心灵手巧,花鸟鱼虫,无所不好。他随处观察留意,竟有许多发现和收获。苏文成和李卓是幽默大师,加之冯学俭的大智若愚,王珏伶俐乖巧,几个人插科打诨,嬉笑怒骂皆成趣。令人捧腹,笑出了泪花。我本以为小菲不苟言笑,不成想也是妙语连珠,加了许多的作料。另外,张继民也是打岔儿的高手,摩擦了不少的火花。这就是在兵团50团1连生活的烙印,这就是彼此性格的相投,这就是几十年感情的交融。

吃饭的事,全仰仗夫人翟国庆了。贾耀敏对她的评价是,上得了厅堂,下得去厨房。由国企的副总,到家庭主妇的角色转换,是个成功的个例。我负责活动安排,夫人统管小食堂。我图个乐呵,她却累得够呛。累在其中,乐在其中。她虽然离开1连很早,却一直钟情于一连这片沃土。这次,她只遗憾上海的战友们未能成行。只能待来年了。
两天的光阴很快,到回去的时候了。因为李卓和文成还要上班,也因为下一拨50团五连的战友要到了。我主持告别晚宴,我讲了三点体会:
只是为了一个普通的约定,一个简单的承诺,北京战友们连夜奔袭,令人感动和感激。由此,这个约定,就升格为神圣的约定了;这个承诺,就升华为真诚的承诺了。尤其是小菲,作为成功的老板,赫赫的名人,能肯于这样,难能可贵。这也是他能处处出色的人格魅力所在。
第二,兵团战友聚会,如火如荼。但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聚会,应该是快过去了。象这样小团队的聚会,和风细雨,其乐融融,应该常规化和常态化,应该大力提倡。这样成本低,负担轻,易消化。反而效果好,更深入,更细化,能够细水长流。
第三,我们到了这个岁数,已经远离了职场和官场,就不要刻意地追求什么。要随心所欲,要随遇而安才好。

每个人都是依依不舍的。郑重地约定, 明年,还是乳山见。

           2012,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21: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宋金山 于 2021-6-24 21:45 编辑

京津沪联赛
     

记不清是2000年后的哪一年,我和北京战友张振义,上海战友陈龙强恢复了联系。从2009年开始,我们每年要聚会10几次,在山东乳山一起呆个七八天。成了棒打不散的快乐一族。
陈龙强,上海66初中毕业生。最早在50团14连,73年调到团部军务股任正连职参谋。他是50团的活档案。全团各地知青上万人之众,龙强能记住十之八九的名字,来历,基本情况。我曾经考过他,龙强超常的记忆力,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军务股相当于劳动局,当年知青上大学,困退,病退,转插,调转,参军等等,具体手续都要经龙强之手。许多知青战友都对龙强心存感激。改革的浪潮中,龙强成了一家颇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的股东,常年驻扎在北京,负责北方地区的销售策划。
张振义,是北京69届初中毕业生。先分在3连,后又转到5连。因为当年的振义,带着一身“小69”北京知青的稚气和纯真,得了个绰号“小北京”。“小北京 ” 身材不矮,体型匀称挺拔,干农活不惜力。在5连成了地垄田间的主力。上山伐木也始终是主力“二杠”。不知是哪位在5连蹲点的团首长看中了,将其调到团机关管理股。后来困退回到北京,成了北京市园林局的基层工会主席。
我是1974年调到团直农建连,复职为副连长。那时与龙强和振义常有联系。2000年后重聚,自然是分外亲近。2009年,龙强和振义到乳山看望我和爱人翟国庆,天津19的尹建新、严斌如、孙连捷和宋金水一同前往。这次异地相聚,成了彼此之间的友情和情谊的里程碑,成了划时代的举动。 就是这次聚会,开始了至今方兴未艾的京津沪联赛。说穿了,就是码长城,打麻将。
男人聚在一起,酒畅饮多了,话絮叨多了;还要宣泄,打麻将是首选。赌博,是男人的天性。博弈,方显男人本色。可以大赌,亦可以小赌,亦可以称之赌。麻将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怡情养性,培育意志力和承受力。13亿人民10亿赌,全国各地演绎了上百种打法。可见其生命力之源远流长。
我们选定了北京打法。其精妙之处,在于留着每一张牌都有价值,打出去的每一张牌都有风险。手气不好未必输钱。手气特好,也可能败得一塌糊涂。赛制是北京和天津各为主客场,每个月轮流做东道主。每年七八月份,集中到乳山,连续五六天进行年度总决赛。今年腊月初八,龙强和振义安排在北京一家酒店,进行了7年赛制总结。评选了最佳组织奖,最佳贡献奖,最佳辛苦奖,最佳执著奖,最佳新人奖,等等有十余项。皆大欢喜,不亦悦乎。值得一提的是,龙强出资在乳山和北京各置办了一台自动麻将机,分别命名为“山东一号”和“北京二号”。     
这种联赛,可能许多人不赞成,不以为然。我却觉得任何形式,都是一种载体,一个平台。只要能常见长聚,这样的赛制,因人而异,各得其乐,何乐而不为呢?


2012,9,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21: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宋金山 于 2021-6-24 21:49 编辑

初三2班日志

今天,2016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初八,八九第三天。晴。
天津一中66届初中初三2班,照例在"宝轩渔府"聚会了。大家回忆到,自90年代,天津一中45周年校庆以后,恢复了联系,全班大规模的聚会有三次。自2001年起,小范围的聚会已有15年。这班同学在13岁时,上个世纪的1963年,走进了天津一中,那座解放前租界的美国兵营遗留的教室里。距今已有跨过半个世纪的53年之遥。半个世纪,可谓世纪之交,世纪之友,何其珍贵。
坚持数10年参与小范围聚会的有13位。他们是苏伏生、尹建新、刘玉中、张大成、袁弘宇、胥招瑞、李肖聪、宋冀生、甘允律、孔文刚、宋金山,还有2007年吸收南开中学的赵淳,61中的王世民,为荣誉班员。
13人都曾经上山下乡。我和尹建新在黑龙江兵团50团。有2人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插队。其他的包括2名荣誉班员,都是在吉林省通辽市下乡。粗略统计,坚持每月聚会一次,到65岁时改为2个月一次,15年来13个人聚会有110次之多。不可想象,不敢相信。
当年全班48人。90年代期间病故5人,碰巧都是初一或是初二或是初三的班干部。英年早逝,甚为痛惜。那期间,迈出国门,定居国外的3人。
当年班里的团支委尹建新,功不可没。靠他的影响力和亲和力,这班人马几乎每个月都能聚齐。每次都是每个人,争先恐后地抢着当下个月的庄家和轮值主席。曾经攀比过,聚餐的饭店,档次越来越高。后来集体讨论通过,刹住了不当之风。10年期间,曾经三次邀请过13位老伴儿出席,扩大会议为两大桌。夫人们甚为眼热,赞不绝口。为先生们告假聚会,开了绿灯,开了方便之门。
年纪最长的苏伏生,属猪,69岁。他3两酒下肚后,清清嗓子大声地念叨,我,这辈子,不与一般人喝酒。特别是,不喝一般的酒。更要紧的,不在一般的场合喝酒。还有,不在一般的日子里喝酒。只有喝初三2班的酒,在哪喝,喝什么酒,什么日子里喝酒,都爽。大家随声附和,是滴,初三2班的酒,最给力。
今天,特别通过一项议案,今年力争全体到乳山一聚。住个十天半个月的,把全年的聚会任务,连续地一次性完成。看看那样,是怎样地感觉。

4月24日,周日。晴。成都道"福慧轩"。
刘玉中因病缺席,宋冀生出国旅游未归。其他人悉数如约而至。
大家知道我在金网上发帖,赞许一通。议论纷纷,探讨有生之年,能否坚持聚会到150次?如果每两个月见一次面,到2020年兴许差不多。都到了70岁的关口,未必还能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大口谈吐天下大事。那么,就改茶馆坐坐,一杯清茶,清茗雅聚。全体鼓掌通过,兴趣盎然,又打开了一瓶泸州老窖。
以后轮值或做东,企业职工的退休工资偏低,一概免单。是这次聚会讨论通过的一项制度性的规定。公务员,事业单位,教育系统的退休人员,刚刚调整了工资,增添了冬季取暖和社区物业的补贴。心情愉悦,多当几次轮值主席,义不容辞,情不容辞。

5月9日晚,周六.
中学时代初三2班的12位同窗,聚餐在"上海年代"酒店。这班同学在13岁时,上个世纪的1963年。距今已有跨过半个世纪的53年之遥了。何其珍贵,该何等地珍惜。那天,喝的是93年版本的“宁城老窖”,勾起了这班人谈兴奔涌,一发不可收拾。班里的史学家袁弘宇,有鼻子有眼儿地聊开了武则天。从秘史到戏说,再到野史。大家云里雾里,目瞪口呆。班里专攻抗战史的专家张大成,专题剖析了国民党的长沙之战。讲到了李宗仁、薛岳、孙立人、卫立煌等抗战时期的抗日名将。大家聚精会神,顾不上细嚼慢咽。班里的反腐学者赵淳,详解了全国反腐的最新动态,掺夹着爆炸性的新闻。大家血脉贲张,拍案称奇。闻所未闻的是,苏联解体后至今20年,随着原苏共档案解密,许多历史的原貌浮出水面。比如苏共历届领导人中,斯大林、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等,赫鲁晓夫对中国帮助最大,援助最多。那个时期,节粮度荒期间的古巴砂糖和伊拉克蜜枣,都是赫鲁晓夫调来的。那种境况中,中苏本不应该交恶的。还有,对日本也要历史地看。在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日本曾给予中国巨额贷款,输出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输出了汽车和电器的制造技术。曾经对百废待兴的中国,客观上助了一臂之力。国家之间的事,世事难料,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这些,对我而言,都是颠覆性的见闻。一席谈,胜读十年书.
           201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21: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宋金山 于 2021-6-24 21:52 编辑

一中的八大闲家
   
在一篇【看图说话】中,提出“文人雅集”和“文人雅聚”的命题,还有“雅士”、“雅兴”、“雅居”等字眼儿,令人感到温馨和惬意。都知道“文人相轻”,实则不然。真正的文人雅聚,是一种机缘,是一种机遇,可遇不可求。所谓文人,早已不是士大夫的狭义称谓。志趣相投,秉性相近的三五知己,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即是雅集和雅聚了。这样的聚会。每每回味,其状嬉戏,其趣无尽.                                                   
天津一中老高三的几位学兄,王全生、戴学咸、刘明原、吴林生、关晨平,王大立,李亦奇,都是当年一中德才兼备的高材生,堪称为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经常聚会有10几年了,加上我,几个人自诩为“一中八大闲家”。都是"七零后"的人,都有疾病染身。但个个思维敏锐,谈锋甚健。丝毫没有老之将至之态。每逢酒酣耳热,微汗频出,于是乎,话题再也收不住了。
王全生曾经是天津毛条厂的厂长,后来专攻书法.在老年大学带出许多学生,堪称书法家.,几次办过个人书法展.尤其热心一中校友会的初衷.戴学咸曾任工业大学校长,是很有名气的教育家.现在深谙各地的历史典故和变迁.刘明原精通国学和禅学,90年代创办天津第一家美术职业高中.现在仍然自驾游三万里路,研读古文学百卷书.吴林生两口子,已是正师级军队待遇,高官厚禄.潜心临摩叶浅予的袖珍风情画.对收藏颇有造诣.关晨平在兵团坚持到1992年,位居农场场长10几年,通晓大农场的门道。王大立是电力系统的高工,90年代早已是电脑专家.李亦奇别的不说,仅是拉京胡给名家伴奏一项,在天津梨园界,是老字辈的票友.   
这些学兄,各怀专长和绝活.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见识.在酒桌上各抒己见,不让高低.甚至舌枪唇剑,面红耳赤.
还是在前年,有一次谈论起了世界的地缘政治.当今世界热点分为三极,即北美洲,欧洲和东亚。中国借用“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渊源,向世界提出了“一路一带”的构想。这是借助于中国“铁路输出”和“中国制造”的实力,有可能成为世界发展史上的佳话和美谈。
谈论最多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反腐热点。习近平作为新的一代国家领导人,有政治底气,有真知灼见,有人脉实力;又不惜力,勤勉奉事。正当其时,乃是国家之大幸。大家都期待着党中央在“惠民生”上,能有更大的举措。都津津乐道“敬老卡”的实惠,每次聚会坐着公交车,一路“你好”,走遍了天津的每一个角落。
谈论最深的是宗教。无论是中国的道教,佛教,儒教;还是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关于人如何面对死亡的学问。不信教是个人的一个把握;但应该对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宗教信仰,有所涉猎,有所了解。做一点宗教方面的功课,在人的老年阶段,会有裨益的。  
那天,还高谈阔论了方方面面。从文学到秦腔,从习字弄墨到京二胡,从电脑到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从收藏邮票到红木家具,不一而足.泛泛之说,侃侃而谈。琴瑟之音,余音绕梁。但,他们从不涉及养生保健,心灵鸡汤.也不谈论网络传闻,道听途说.一中老三届有1800余人,已折去近200人.免不了谈及哪位校友过早逝去,惋惜一阵子,也就过去.达观,豁达,随缘由命,心无挂碍.
每次酒足饭饱之余,都会让服务员泡了三壶铁观音。 这两年,八大闲家,聚得更勤了.但各个不改脾气性情,不改老三届的亮丽本色. 八大闲家,仅仅是一中老三届,这个群体的一个缩影.达官显贵,社会贤达,专家学者,难以胜数.平民百姓,失势失意者,也不在少数.都有老一中的底色和底蕴,都会也能够宁静致远,胜者不骄,失意不悔的.
过去时,忽略不计.当下时,贪图安逸.
      2018,3,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21: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宋金山 于 2021-6-24 21:54 编辑

站在民园体育场的看台上

天津民园体育场旧貌换新颜。它由原来简易粗陋的体育场,摇身一变,成了雍容华贵的现代时尚的,集购物与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建筑群。俨然是一派英国贵族的风范和派头。
旧民园体育场是上世纪初,天津英租界里建成的占地不是很阔绰的体育场。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加上400米的跑道,南北对称着简易水泥看台,只能容纳4000多人的观众。西面镶嵌式地耸立着用于足球比赛的记分牌。从60年代,我在一中读初中时期起,民园体育场就是青少年们心中一幢嘉年华欢乐谷。
像是在1962年吧,我13岁的光景,忘了从哪里弄到的球票。我在民园体育场的一角,睁大了眼睛,欣赏了中国国家兰队(相当于国家二队),对朝鲜二八队的一场完整的足球比赛。目睹了当时的国脚孙霞丰,在距对方球门30米处,踢出了又高又飘的吊射。技惊四座,居然踢进了全场唯一的一个入球。从此,我成了铁杆儿球迷。
每年春季和秋季的全市中学运动会,都在这里举行。男一中当时是天津中学的男子田坛霸主,牢牢地把控着初中组和高中组的总分第一名。一中的体育高级教师柳占发,一直是运动会的裁判长。一中的健儿们,在跑跳投的所有田赛和径赛的项目中,没有弱项,几乎都是强项。就连很少能有人涉足的10项男子全能,一中也会囊括前三名。一中的校队队员的队服,是简朴的红背心和红短裤。这个红杉儿军团所向披靡,不放过运动会上所有的速度,高度和远度。高中的张洪德,曾经打破全国青少年800米的全国纪录。就是他,64年凭借高考的高分考入清华大学。我那时是一中所有赛事的啦啦队员,还是忠实的跟包队员,看管衣物的全权大使。有幸落在这个氛围里,真的是三生有幸。
80年代,全国足球联赛天津赛区的所有比赛,我几乎每票必求,逢场必到。8个看台区域都有我的足迹。80年代后期,是天津足球的黄金时代。以左树声,王广泰,王健英等宿将组成的中轴线,称誉大江南北。直到90年代末期,天津参加中超足球联赛,还都在这块绿茵场上。球迷们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至今声犹在耳,久久不肯散去。   

  我历来敬重天津一中66届高中毕业生。他们高中能考入一中,与初中考上一中是不一样的。小学毕业毕竟只考语文和算数两门课。 考初中是靠打拼一阵,临场发挥好,得以如愿。而初中考高中科目就多了,就得靠全面的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学习能力。66届高中毕业生在文革前,得以全面地学完了所有课程,正是德智体得以全面形成的最佳时期。学业低一届,各方面就逊色多了。一中由于有特殊的背景,那届毕业生是人才济济,几乎都是可造之才,都是国家栋梁的苗子。60年代,一中考取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率高达70%多。可惜可叹可悲那场动乱,断送了多少人的前程。   
民园体育场的本来面貌,支撑了天津近一个世纪的所有重要赛事,集会性质的所有盛事。它是天津的一个地标,一个标识,也可以说是一座一座丰碑。我在金网上,写过[站在400米的跑道上],这篇是子篇。学兄张济生有现成的素材,能形成又一段子篇,【站在天津一中的校门口】。
         2014,5,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帖子

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21: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